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网站首页
    欢迎进入新县科学技术协会 总访问量: 人
  • 科协简介
    机构设置 | 领导简介 | 主要职责 | 科协章程 | 团体会员 | 工作动态 |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科普宣传
  • 科普活动
  • 政策法规
    学术交流 | 学会管理 |
  • 科技人才
    表彰奖励 | 科技人才库 |
  • 科普图册
  • 专题专栏
科普宣传
科普宣传
图解:上学路上做好防疫细节工作,有效帮孩子防病毒
2021年中国航天有哪些大戏?
寒潮来了怎么办 专家支御寒“绝招”
人类活动引起鱼类变化影响生态机制获揭示
台风是如何命名的? 曾经哪些台风被"除名"?
科普图册
你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科普宣传
科普宣传

寒潮来了怎么办 专家支御寒“绝招”

信息来源:  发布者: 阅读次数:

 6日,对北京等地来说,2021年首个寒潮“来势汹汹”。气温骤降,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。专家建议,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尤其要科学防寒过冬,降低寒冷天气对健康的不利影响。

  寒冷天气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。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尚菊菊提示,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甚至痉挛,冠心病患者易导致发生心绞痛。心衰患者容易因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衰病情。糖尿病患者往往有末梢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,导致对外界冷热和疼痛刺激不敏感,尤其要注意防止冻伤和烫伤。

  尚菊菊建议,早上天气寒冷、交感神经兴奋,心血管病患者在早上尤其容易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。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尽量在早上10点之后再出门,注意保暖,防止血压波动,减少脑出血、脑梗和心梗风险。此外,冬季不要过度进补,注意清淡饮食,避免情绪波动,保持作息规律。

  安徽省针灸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忠良介绍,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,双脚距离心脏最远,血液流经的“路程”最长。他建议,寒冷天气每天用热水泡脚,每次泡脚20分钟,水温42摄氏度左右,同时配合按摩脚掌涌泉穴,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。

  “头、脖子、腰等部位也需要重点关注。”周忠良说,中医认为头为“诸阳所会,百脉相通”,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,最好能盖住前额。颈部也要避免受寒,降低颈椎病、咽炎、脑血管病等的发生风险,外出务必佩戴围巾。“腰为肾之府”,而肾“喜温恶寒”,因此冬季无论男女都建议穿中长款外衣,避免让腰部受寒。

  近年来,“暖宝宝”、电热背心等成为新型“御寒神器”,在享受其带来温暖的同时,也要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烫伤。一些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表示,近期陆续接诊了多位因使用“暖宝宝”等导致低温烫伤的患者。

  据了解,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5摄氏度至50摄氏度左右的热源所引起的慢性烫伤,起初往往不易察觉,发现时皮肤已经起了水泡。专家建议,购买“暖宝宝”、电热背心、热水袋时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产品,使用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,尤其是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幼儿、皮肤感觉功能下降的老年人,取暖时要注意控制温度,同一部位不要取暖时间过长。


上一篇: 2021年中国航天有哪些大戏?
下一篇: 人类活动引起鱼类变化影响生态机制获揭示

版权所有:新县科学技术协会 @ All Rights Reserved
豫ICP备17044966号 地址: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科学技术协会